女儿即将高考,妈妈比她还急,赢学教育给家长几个“减压”秘籍
发布时间:2025-03-31 18:27:00来源:赢学教育
高考的战鼓逐渐擂响,高三学子们在题海中奋力遨游,而他们身后的家长,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就像小洁的妈妈,孩子还未紧张,自己却先焦虑起来,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赢学教育的赵老师建议,家长不仅要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更要学会自我 “减压”,才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
家长过度焦虑,往往源于对孩子过度关注。小洁妈妈因为孩子话少、饭量减少、睡眠不踏实这些细微变化,就忧心忡忡,不断询问,这其实是 “关心则乱”。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容易被家长放大,家长的这种过度关注,很可能打乱孩子原本的学习节奏,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家长的焦虑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孩子在紧张复习时,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家长总是念叨高考的重要性、担忧考试结果,孩子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焦虑,影响考试发挥。
那么,家长该如何应对自己的焦虑情绪,给孩子创造轻松的备考氛围呢?
家长要正确看待 “考前焦虑”。赢学教育的赵老师说,适当的焦虑并非坏事,它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积极为考试做准备。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会有些紧张,这种紧张能让他们更快进入竞技状态。孩子在高考前出现轻微焦虑,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都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急于消除这种焦虑,刻意为之反而可能让孩子察觉到家长的紧张,引发孩子更大的焦虑。 家长需要分清焦虑的来源,判断到底是孩子真的焦虑,还是自己过度担忧。像小洁爸爸那样保持从容的心态就很重要,他能理性看待孩子的状态,给孩子留出独立的复习空间。家长之间可以互相支持,一方情绪紧张时,另一方及时给予安抚。同时,家长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要把高考当成生活的全部,让家庭氛围保持轻松自然。比如,像往常一样做饭、看电视、聊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安心,能更专注地复习。
家长还要学会识别孩子考前焦虑的表现。从心理方面看,如果孩子长时间心慌、焦虑、烦躁、脾气变大,整天担心考不好,那就可能处于焦虑状态;躯体上,皮肤潮红、胸闷、口干、腹部不适、频繁上厕所、睡眠受影响等,都是焦虑的表现;行为上,坐立不安、肢体不适、有窒息感或哽咽感等,也可能是焦虑的信号。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学习,就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孩子缓解压力,也让自己放松下来。陪孩子参加轻松的体育运动是个不错的选择,像打羽毛球、散步等。运动能促进身体分泌多巴胺,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到放松愉悦,激活大脑,提升学习效率。亲子冥想练习也是很好的方式,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冥想引导语的陪伴下,放空身心,缓解紧张情绪。此外,在家多讨论轻松积极的话题,回忆成功解决难题的经历,能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赢学争秒夺分智能提分系统帮助在孩子备战高考的这段日子效率最大化,但家长就像孩子的避风港,要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家长用轻松积极的心态陪伴孩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支持。当家长学会自我 “减压”,孩子就能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备考,发挥出更好的水平,顺利迎接高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