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7 16:35:08来源:赢学教育
距离高考仅剩一个多月,孩子即将奔赴这场重要的人生战役,这让无数家长们揪紧了心,纷纷思索着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助力孩子以阳光的心态和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在此,赢学教育整理了一位往届高三家长的实用陪考经验,为各位家长提供参考与借鉴。
居家照明环境对孩子的心情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可检查家中灯具,及时更换损坏的灯泡,确保照明适宜。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不宜对家居环境进行大规模改动,只需进行局部改善即可。同时,避免在家中悬挂 “高考倒计时牌”,也不要将他人的名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张贴出来,以免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一个温馨、舒适且氛围轻松的家,才是孩子备考的理想港湾。
临近高考,孩子难免会因备考的紧张和枯燥产生倦怠情绪,对考试结果也会有担忧和害怕。家长应提前梳理高考的利弊关系,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例如,可以像这位家长一样,将孩子带到茶馆,拿着准备好的提纲,有条理地与孩子探讨。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高考是对所有高三学生的一次考验,想要考取理想的大学,就必须勇敢面对。其次,要告诉孩子高考虽然重要,但并非决定人生的唯一途径,未来仍有许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关键是要学好知识、提升能力。此外,高考也是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在备考过程中,孩子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计划,以淡定的心态面对成绩的起伏,这些经历都将助力孩子心智的成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沟通,让孩子以坦然、轻松的心态看待高考,减少对成绩的过度焦虑。
高三学年,孩子要经历多次月考和模拟考试。家长可配合孩子制作详细的时段表,将各项考试和重要事项标注其上,帮助孩子清晰记录备考历程,增强备考的掌控感和自信心。
在学习规划方面,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到,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不少基础知识。考前的茫然可能是因为对高考的畏惧,而忽视了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此时,应让孩子明确,在巩固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以往未学好的内容。同时,提醒孩子将需要突破的知识点分解到各个阶段,避免因过早紧张而影响备考心情。赢学教育建议通过有针对性、阶段性地完成任务,孩子会发现备考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时间也能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高考冲刺阶段,家庭中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和谐的家庭氛围和顺畅的亲子沟通至关重要。父母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即使矛盾已经解决,孩子内心的波动也可能难以迅速平复。在鼓励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频繁重复 “我相信你,你一定行” 之类的话语。可以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或用餐时,通过开开玩笑的方式,为孩子缓解压力。
在亲子沟通中,秉持 “多听少说” 的原则。交流前做好充分准备,避免过于频繁地交流,且交流过程中尽量少提及孩子的成绩。书面交流是一种高效且有效的方式,家长可以将发现的好文章复印或打印后放在孩子桌上,让孩子自主选择阅读。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三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校动态和孩子情况的重要途径,家长务必按时参加。通过家长会,及时掌握考试政策变化、孩子的成绩波动和学习状态等信息。认真记录与孩子相关的信息,保存好老师的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看到孩子因找不到学习资料而焦急烦躁,家长可以主动承担起整理书架的任务。将语数外政史地等科目分别设置独立的格子,对教材、试卷、笔记本等资料进行分类摆放,将暂时用不到的书籍转移到书房大书柜。定期对书架进行整理,确保孩子能快速找到所需资料。此外,可在客厅设置一个低矮的 “临时书架”,用于存放自主招生资料、志愿报考指南、证书以及订阅的报刊等高考相关资讯,方便孩子随时查阅。
根据孩子的学科特点,如文科生可订阅《参考消息》《求学》《北京青年报》等有助于学习的报刊杂志。将其中重要且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用便签标注,方便孩子在课余时间翻阅,拓宽知识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孩子阅读家长认为好的资料,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同时,不必过度限制孩子阅读所谓的 “闲书”,这些书籍往往能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拓展阅读视野。此外,可让孩子适度观看电视节目中对热点新闻的解读分析,丰富知识储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全的文具是孩子高效学习的保障。家长可多关注文具市场,为孩子准备好各类笔记本、便签、荧光笔、书档、不同颜色的笔、资料夹、资料袋等文具,确保孩子在需要时能随手取用,减少因文具短缺而浪费的时间。
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为孩子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减少唠叨,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可以在孩子学习之余,让其泡泡脚、看看电视、翻翻闲书、吃些水果,缓解一天的疲劳,促进睡眠。家长要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通过分享趣事等方式,帮助孩子分散学习压力,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备考。
高三复习强度大,孩子容易出现身体疲劳,进而影响心态和心情。锻炼是缓解压力、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有研究表明,课间进行适度体育活动的学生,精神状态明显优于伏案休息的学生。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提高大脑的供氧能力,从而增强记忆力。当孩子有锻炼的意愿时,家长应积极鼓励和陪伴。即使学校安排了体育活动,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锻炼情况,确保孩子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高考。